蘇州《社會傳真》報道:近咫尺,為何還要通過手機交流
印象中
手機是為不在一起的人方便交流而產(chǎn)生的
然而2019年5月8日在蘇大理想眼科醫(yī)院里有著這么一幕
明明近在咫尺,交流卻還需要手機
原來,來自新疆圖木舒克市五十三團六連的維吾爾族小伙達吾提·艾山來蘇大理想眼科醫(yī)院進行角膜移植手術,但由于語言不通,無法交流,所以找來會漢語的親戚充當起翻譯的角色。
下午13:00
術前
距離手術還有半個小時
語言的不通
手術的緊張感一起涌上這個小伙的心頭
陪伴一旁的母親一樣擔心焦灼
直到他們的到來
你的眼睛是個什么樣的情況?
我的眼睛從小的就不好,因為家里比較貧窮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更沒有進行過系統(tǒng)的檢查。直到近兩三年發(fā)現(xiàn),這個眼睛越來越模糊,如今一只眼睛幾近失明,另一只眼睛也是模糊得很。
為什么眼睛這么嚴重了才來手術呢?
因為家庭比較貧窮,所以一直就這么耗著,最近也是從一個朋友了解到蘇州市“看見吳中”公益基金會,這才來到了蘇大理想眼科醫(yī)院進行手術。
家里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況?
家里比較貧困,之前全家就靠我賣水果來維持生活,現(xiàn)在眼睛病情加重,水果生意也不能繼續(xù)進行,家里還有父母兩個老人和孩子需要養(yǎng),手術費用實在拿不出來。
做完手術重獲光明后,你想做什么?
術后我希望把自己的水果攤支起來,同時把這個家撐起來,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讓父母共享天倫之樂!
下午13:30
術中
新疆小伙達吾提艾山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去手術室
手術室外母親焦灼的等待
“別無所求,只希望兒子能夠好好的!”
下午15:10
術后
手術順利完成
兒子被送進觀察室
母親激動地擁上去
蘇大理想眼科醫(yī)院眼表與角膜科主任趙慶亮:患者達吾提·艾山手術很順利,第二天就能恢復一部分的視力,經(jīng)過1—3個月,視力會有近一步的提升。
愿達吾提·艾山能夠早日收獲光明,撐起這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