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人們對航天事業(yè)的關注再度升溫,懷揣航天夢想的人,心中的熱血也再次被點燃。但很多近視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自己與太空之間仿佛隔著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近視真的與航天夢無緣嗎?
在過去,宇航員的選拔標準堪稱嚴苛,視力要求更是近乎“完美”。因為太空環(huán)境極為復雜,微重力、強輻射等因素,都可能對宇航員的身體造成影響,尤其是眼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執(zhí)行任務,清晰的視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無論是駕駛飛船、操作儀器,還是進行太空行走,都需要宇航員具備出色的視覺能力,以確保任務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所以,近視者在傳統(tǒng)的宇航員選拔中,往往被拒之門外。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航天技術日益成熟,對宇航員生命保障的技術也愈發(fā)完善。近年來,航天員的服役年齡逐漸延長,服役時的身體狀態(tài)要求有所降低,招募新航天員的標準也在逐漸放寬。
2008年,美國國家航天局批準了角膜屈光手術應用于宇航員和航天工作人員,4年后發(fā)表論文稱:做過近視手術后,宇航員的眼睛并未受到影響,這種手術是隱形眼鏡、框架眼鏡安全的替代。歷經(jīng)多年的發(fā)展,近視手術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驗證。而且不管是參軍人員、考警校等,國家都是允許近視手術矯正視力的。
▲圖源:網(wǎng)絡
對于近視且懷揣航天夢想的人來說,近視手術是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目前,常見的近視手術主要有角膜屈光手術(也就是常說的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半飛秒、全激光等)和眼內(nèi)屈光手術(也就是ICL/PR/PRL植入術)。
激光手術,包括全飛秒、半飛秒、全激光等。它們通過激光的精準切割,對角膜組織進行“微雕”,改變角膜的曲率,進而矯正視力。激光近視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等特點,但需滿足角膜厚度足夠、角膜形態(tài)良好、近視度數(shù)穩(wěn)定等條件。
矯正范圍:近視1000度以內(nèi),散光600度以內(nèi)
眼內(nèi)屈光手術,則是在角膜上切開一個小口,然后在晶狀體前面植入一個超薄晶體,相當于把特制隱形眼鏡戴進了眼睛里。對于超高度近視(≥1000度)的人,如果選擇激光手術,通常需要切掉很厚的角膜才能達到矯正效果,而眼內(nèi)屈光手術不需要切角膜,因而很適合超高度近視,角膜比較薄的中高度近視也可以考慮。
矯正范圍:近視1800度以內(nèi),散光600度以內(nèi)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近視手術。手術前,需要進行全面而細致的眼部檢查,醫(yī)生會根據(jù)檢查結果,如角膜厚度、眼壓、眼底情況等,來判斷患者是否適合手術,以及適合哪種手術方式。
▲圖源:網(wǎng)絡
成功做完近視手術后,也不能掉以輕心,術后的護理至關重要。要保持眼部清潔,避免揉眼,防止感染;遵照醫(yī)囑,注意休息,避免長時間用眼,尤其是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
在這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近視不再是實現(xiàn)航天夢的絕對阻礙。無論是想要參軍入伍,還是渴望飛向太空,近視手術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改變的機會。如果你也有一個“摘星”的夢想,不妨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說不定下一個翱翔太空的人就是你!